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86.在灵人和天使的概念中,火星和其它星球一样固定在一个位置;该星球在左前方胸部层面的某个距离处,也就是说,在我们地球灵所在的领域之外。各星球的灵人彼此分离,因为每个星球的灵人都对应于巨人的某个特定区域。因此,他们的状态各不相同;这种状态的不同使他们看上去彼此分离,或向右,或向左,并且距离或长或短。天堂与主有一个对应关系,人与天堂在每个细节上都有一个对应关系,以致在主眼里,天堂就是一个规模宏大的人,可称作巨人(AC 2996, 2998, 3249-3624,3636-3643, 3741-3745, 4625)。我已通过亲身经历论述了人及其各个部位与巨人,也就是天堂的对应关系(AC 3021, 3624-3649, 3741-3750, 3883-3896, 4039-4055[原文4051], 4218-4228, 4318-4331, 4403-4421, 4523 [原文4527]-4533, 4622-4633, 4652-4660, 4791-4805, 4931-4953, 5050-5061, 5171-5189, 5377-5396, 5552-5573, 5711-5727,10030)。在来世,距离是真实的表象,照着天使与灵人的内在状态而被主变得可见(AC 5605 [原文5604], 9104, 9440, 10146)。
6426.“以色列的牧者、石头是从那里而出的”表属灵国度所拥有的一切良善与真理皆源于此。这从“牧者”和“石头”的含义,以及“以色列”的代表清楚可知:“牧者”是指通过信之真理引向仁之良善的人(参看344, 3795, 6044节),此处因论述主而在至高意义上表示良善与真理本身;“石头”是指真理(参看1298, 3720, 3769, 3771, 3773, 3789, 3798节);“以色列”是指属灵教会(参看3305, 4286节),因为“以色列”是指属灵良善,或真理之良善(4286, 4598, 5801, 5803, 5806, 5812, 5817, 5819, 5826, 5833节)。由于真理之良善是属灵教会的本质要素,故“以色列”表示属灵教会,在至高意义上表示主的属灵国度。由此明显可知,“以色列的牧者、石头是从那里而出的”表示主的属灵国度所拥有的一切良善与真理皆源于此。
“以色列的石头”在至高意义上之所以表示在祂的属灵国度所拥有的真理方面的主,是因为“石头”一般表示圣殿,尤表圣殿立于其上的根基。“圣殿”反过来又表示主的神性人身,这清楚可见于约翰福音(2:19, 21),它的“根基”(马太福音21:42, 44;以赛亚书28:16)也是如此。“石头”在至高意义上表示祂的属灵国度所拥有的神性真理方面的主,这一点明显可见于诗篇:
匠人所弃的石头,已成了房角的头一块。这是耶和华所做的,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。(诗篇118:22, 23)
“石头”在此是指主,这一点清楚可见于路加福音:
经上记着,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一块,凡掉在那石头上的,必要跌碎;那石头掉在谁的身上,就要把谁砸得稀烂。(路加福音20:17, 18)
主的这些话是指着自己说的。以赛亚书:
以祂为你们所当怕的,所当畏惧的。祂必作为圣所,却向以色列两家作绊脚的石头,跌人的磐石;他们中间有许多人必绊脚跌倒,而且跌碎。(以赛亚书8:13-15)
此处论述的是主。又:
主耶和华如此说,看哪,我在锡安放一块石头作为根基,是试验过的石头,是稳固根基,宝贵的房角石,信靠的人必不着急。(以赛亚书28:16)
撒迦利亚书:
万军之耶和华眷顾自己的羊群,就是犹大家,必使他们如战场上的骏马。房角石从祂而出,钉子从祂而出,争战的弓从祂而出。(撒迦利亚书10:3, 4)
但以理书:
你正观看,有一块石头未经人手凿出来,它打在这像半铁半泥的脚上,把脚砸碎,打碎这像的石头变成一块大磐石,充满全地。天上的神必另立一国,永不败坏,祂的国也不归别的人民,却要打碎灭绝那一切国,它自己却必存立到永远。你既看见一块石头未经人手凿出来,它打碎铁、铜、泥、银、金。(但以理书2:34, 35, 44, 45)
此处“石头”在至高意义上表示主,在相对意义上表示祂的属灵国度;石头“从磐石凿出来”,表示它出于信之真理,因为在圣言中,“磐石”表示信之真理。“石头”和“磐石”因表示信之真理,故也表示主的属灵国度,因为由这真理所产生的信之真理,以及良善普遍存在于该国度。
雅各睡觉所枕、后来立为柱子的“石头”所表相同,对此,经上描述如下:
雅各睡醒了,说,耶和华真在这地方,我竟不知道。就惧怕说,这地方何等可畏!这不是别的,乃是神的家,这是天的门。雅各清晨早早起来,拿当枕头所放的石头,立作柱子,在它头顶浇油。我所立为柱子的石头也必作神的殿。(创世记28:16-18, 22)
就至高意义而言,古人将“石头”理解为主,就相对意义而言,理解为祂的属灵国度。这一事实也清楚可见于约书亚记:
约书亚将一块石头立在耶和华的圣所中的橡树下。约书亚对众百姓说,看哪!这石头可以向我们作见证;因为是听见了耶和华所吩咐我们的一切话,倘或你们背弃你们的神,这石头就可以向你们作见证。(约书亚记 24:26, 27)
10545.“摩西拿一个帐棚”表敬拜、教会和圣言的神圣之物。这从“帐棚”的含义清楚可知,“帐棚”在至高意义上是指主,以及天堂和教会,在相对意义上是指属于天堂和教会的一切神圣之物,因而也指敬拜的神圣和圣言的神圣,因为敬拜和圣言属于教会,它们源于主,故是祂的。“帐棚”之所以表示这些事物,是因为上古时代的人住在帐棚里,还在里面举行他们的神圣敬拜。属天教会存在于这些人当中,该教会比后来的所有教会都要神圣。因为他们所敬拜的那一位是主;对他们来说,耶和华不是别人,正是主。由于正是祂引领他们,所以他们直接与天堂天使交往,从而拥有来自主的属天智慧。创世记第一章天地的创造就描述了这个教会的建立,伊甸园则描述了他们的智慧;因为在圣言中,“天 和地”表示教会,“伊甸园”表示聪明和智慧,“人”表示教会本身,和“地”一样,亚当因地而得名。在圣言中,“天和地”表示教会,“天”表示内在教会,“地”表示外在教会(参看1733, 1850, 2117, 2118, 3355e, 4535, 10373节);伊甸园和其它园子描述了聪明和智慧(100, 108, 2702, 3220节);“人”表示教会( 478, 768, 4287, 9276节),“地”也表示教会(566, 1068节);“创造人”表示建立教会(16, 88, 10373; 也可参看8891, 9942节)。
由于主钟爱这个教会胜过其它一切教会,并且主与他们同住在帐棚里(因为约翰福音14:23说,主与爱祂的人同住),所以为了纪念这些事,便在以色列民族当中设立了帐幕或会幕,为他们的神圣敬拜提供场所。住棚节或帐棚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而设立的。
“帐棚”表示那些神圣之物,尤表敬拜的神圣,这一点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,以赛亚书:
你这不怀孕、不生育的啊,要歌唱!要扩张你帐棚之地,伸展你居所的帷幔。(以赛亚书54:1, 2)
“扩张你帐棚之地”表示向属于教会,因而向属于敬拜的事物如此行;“伸展你居所的帷幔”表示使真理增多,“帷幔”表示教会的真理(参看9595, 9596, 9606, 9756节);“不生育的”表示之前从未处于教会的真理和良善的人(3908, 9325节)。
耶利米书:
全地荒废。我的帐棚忽然荒废;我的帷幔顷刻荒废。(耶利米书4:20)
“地”表示教会(参看9325节提到的地方);由于教会凭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而为教会,所以经上说“帐棚和帷幔”都荒废;“帐棚”表示教会的良善,“帷幔”表示教会的真理。
同一先知书:
我的帐棚荒废,我的绳索都折断。我的儿子离我出去,没有了;无人再支搭我的帐棚,挂起我的帷幔。因为牧人都变得愚蠢。(耶利米书10:20, 21)
“帐棚”和“帷幔”在此表示类似事物;“绳索折断”表示良善和真理不再结合在一起;因此,经上说“我的儿子离我出去”,因为“儿子”表示真理。“绳索”表示一种结合(参看 9777, 9854, 9880节);“儿子”表示真理(489, 491, 533, 2623, 2803, 2813, 3373, 3704, 4257, 9807节)。
诗篇:
耶和华啊,谁能寄居你的帐棚?谁能住在你的圣山?就是行为纯全、作事公义、心里说真实话的人。(诗篇15:1, 2)
“寄居耶和华的帐棚”表示住在天堂和那里的爱之良善中。又:
我要永远住在你的帐棚里。(诗篇61:4)
此处意思是一样的。
阿摩司书:
到那日,我必树起大卫倒塌的帐棚,堵住其中的破口,恢复那破坏的地方。(阿摩司书9:11)
“大卫的帐棚”表示主的教会和对祂的敬拜的神圣;“堵住破口,恢复破坏的地方”表示通过除去虚假而恢复这些事物。在圣言中,“大卫”表示主(参看1888, 9954节);因此,“大卫的帐棚”表示主的教会和敬拜的神圣。耶利米书:
看哪,我必使雅各被掳去的帐棚归回, 也必顾惜他的住处。(耶利米书30:18)
“雅各的帐棚”和“他的住处”表示教会的良善和真理。
“帐棚”因表示教会和敬拜的良善,故在反面意义上表示敬拜和教会的邪恶,这一点从下列经文可以看出来,耶利米书:
我要将锡安的女儿比作那秀美的女子;牧人和他们的羊群必到她那里,他们必在她周围支搭帐棚。(耶利米书6:2, 3)
同一先知书:
起来攻击基达,使东方人荒废。他们要夺去帐棚和羊群,帷幔和一切器皿。(耶利米书49:28, 29)
何西阿书:
在庄严的日子,在耶和华节期的日子,你们怎样行呢?看哪!他们因荒废而逃离;蒺藜必占据他们用银子做的宝物;荆棘必生在他们的帐棚中。(何西阿书9:5, 6)
诗篇:
祂击杀埃及的一切长子,在含的帐棚中,击杀他们强壮时头生的。(诗篇78:51)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